电商工厂狂热背后的“断层”
虎嗅华东报道 作者 | 范向东 头图 ©️视觉中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高街高参(ID:gjgc168),来这儿,我们一起直击当下零售、消费产业热点事件与案例的新锐解读。
为什么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了?今年春节之后制造业再次出现用工荒,类似的问题引起了媒体阵阵讨论。
收入肯定是重要原因之一,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人身上。做外卖骑手工作时间灵活,并且也能在城市之中感受现代社会,相对更有活力,而工厂,多半是在偏僻城郊,如果需要每天在封闭的车间固定重复一样的操作,那才是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所不能忍受的。
劳动力从制造业流向服务业的趋势,显然是不可逆的,制造业必须要有所改变了。2015年,政府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刚刚过去的“两会”上,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再次成为热议话题,减税降费等政策出台也表明社会和行政资源都在向实体经济倾斜。
一批实体制造业已经开始尝试融合信息技术,像海尔,已经成为国内智能制造的标杆企业,而本文要说的,是曾经被视为“实体经济毒瘤”的电商。目前,阿里、网易、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巨头都已不同程度地接入工厂的生产,以前端消费者数据为驱动,降低生产的不确定性,形成新的商品流通模式。
电商工厂,是互联网和制造业融合的一种形式。在整体零售低迷,电商流量见顶的情况下,电商平台向外扩张,将目光关注到产业链上游。在电商平台的教育下,直连工厂,尽可能消除中间环节,为消费者带来实惠的商业模式正被广泛接受,甚至成为“性价比”的另种表述。
不过,互联网平台与制造工厂之间的断层,也不可避免地显现了出来。
电商改造工厂第一阶段陷入困境
谈电商工厂,绕不开网易严选。2016年,网易严选诞生,号称“国内首家ODM模式电商”,与大牌制造商直连,剔除品牌溢价和中间环节。由于跟无印良品相似的产品风格,网易严选一上线便争议不断。
很大程度上,网易严选的成功要归功价值观营销和代工厂的“主角光环”,它把ODM贴牌和大牌代工厂这些行业信息首次带到普通消费者眼前,借势大牌代工厂概念来降低消费者的信任成本,也突出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随之而来的是阿里、京东,分别推出了淘宝心选(2017年5月)和京造(2018年1月),并且像亚马逊一样让自有品牌寄生在平台上。
国内产能供过于求,而代工厂通过模块化设计和生产,完全可以满足不同品牌产品的差异化。总之,在外贸遇阻、产能过剩以及电商平台的倒逼下,电商工厂依托国内“强制造、弱品牌”的供应链,尽可能作为消除中间环节,为消费者带来实惠的一种商业模式被广泛接受。
(为严选代工衬衫的溢达,是全球最大的全棉衬衫制造及出口商)
不过同类电商越来越多,网易严选的问题也逐渐显现。网易严选产品设计简洁,也因此让消费者难有重复购买的欲望,复购率下降再加上新用户增长较慢,不可避免产生大量库存,虽然产品生命周期长,同时会阻碍新品开发。去年,网易严选开始入驻天猫、京东甚至拼多多,且由于大力促销,但网易电商毛利率持续走低。
而原因,则是网易严选做得太重了,甚至比传统企业的模式还要重。
在互联网渗透较高的服装行业,买手制+ODM模式组货的方式已经非常普及,尤其是在消费者价格敏感的线上渠道,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网红品牌,基本都会通过ODM模式节约开发成本,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从虎嗅·高街高参了解的信息来看,网易严选的部门设置,产品开发流程,再到与供应商的合同、账期的制定,都没有超出市面上同模式品牌的框架。单从商业模式而言,网易严选的突破性有限。为了与大牌代工厂合作并保证质量,网易严选与供应商都是直接是签订三至七年的战略合作协议,然而应对市场需求进行快速而灵活组货,恰恰是买手+DOM模式最核心的价值。
丁磊说网易严选是互联网和制造业融合的产物,但网易严选更像是互联网人学习传统行业的产物,本质上仍要遵从传统行业的逻辑与规则。
从“去品牌”到“造品牌”
于是网易电商来到第二阶段:网易考拉工厂店。
网易考拉工厂店于2017年9月启动,定位是优质制造的品牌孵化器,以数据指导工厂设计与生产,为制造商提供保姆式服务以及品牌打造,其全球合作工厂已超过200家,主要涵盖服装、家居、个护、食品等9大品类。
(网易考拉在上海的一家合作工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3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