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当老爸老妈都在耍手机的时候 谁来拯救彩电?

03-05 IT文章

2018年以来,彩电市场发生了更多新的“大势”:4K信号来了,2019年春晚5G+4K+VR构成了新体验;广电部门加速融媒体战略,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大力肯定;同时,这一年彩电终端销量没怎么涨,价格降了近一成……

对于以上这些事情,很多人看到了一个“暗淡”的局面:春晚都开始离彩电更远、县级电视台都在做移动媒体和互联网媒体——未来彩电的应用基本盘到底靠什么维持呢?

观众用“手”投出的选票

在过去5年中,国内消费经济总量几乎成长了6成。尤其是视频消费总规模连续翻番。但是,作为视频终端最大的载体,彩电的销量却几乎“停滞不前”:4500-5000万台,成为一个“跨不过去”的坎。

当老爸老妈都在耍手机的时候 谁来拯救彩电?

对此,大屏君看到的传统解释是:年轻人都被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手机端视频内容“吸引走了”。有研究数据说,2018年中国成年人平均每天在移动设备上花费2小时39分钟,比2017年增长11%。与此同时,看电视的时间将减少2%,每天只有2小时32分钟。——手机视频首次超过电视视频,成为“最重要的视频平台”。

更为重要的数据是,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消费欲望上,2018年的尼尔森数据表明,90后消费意愿为63点,80后为60点、70后54点、60后54点。也就是,不仅年轻一族喜爱互联网平台,此前的所谓“老妈、老爸”的彩电铁杆仓,都已经“反水”。有网友表示,“电视是我妈的催眠剂,只要一看电视,她就打盹;但刷手机能刷到半夜”。

“当老妈都在刷手机、看着电视也要刷手机、电视几天不看没关系,手机每天都要刷的时候,彩电真正的危机就来了!”

大屏君觉得,什么价格战、大尺寸化、不到2%的利润率、亏不亏损、互联网品牌加盟、华为也要推彩电……等等这些都不是大事,更不是大势!真正的大势是“未来我们为什么还要看电视”。如果解决不了消费者流失的问题,现在的彩电危机才只是开了一个头而已。

精致化的互联网一代,细致的视听选择

消费者真的不再需要彩电这个传统“视频”终端了吗?大屏君觉得,这个问题要“辩证”的看待。

2018年,彩电销量没有涨多少,但是智能微投产品却销量翻番,增长了超过120万台。智能投影的销量主要是家用消费者采购。消费者用智能投影看大片、看视频,体验另类的巨幕享受。2018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609.76亿元,同比增长9.06%,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7.16亿,同比增长5.93%。人们更多的到电影院看视频、看电影,却没有被手机端视频消费增长所挤压。乃至于移动手机视频,还成为电影营销、宣发的重要渠道平台。2018年,小米首次进入VR市场,用半年时间创造了国内市场系留VR设备十万加的市场成绩——国内高端VR头显设备进入快速发展通道,预期未来数年将保持翻番的增长态势。

针对以上这些事实,大屏君想说的是:不仅仅是移动视频在增长,很多差异化的视频应用软硬件都在增长——唯独彩电产品例外!

从目前的4500-5000万的市场销售量看,彩电产品完全满足每户家庭有一台的普及需求。形成对比的是美国彩电市场规模达3000万台,人均彩电拥有量是中国的两倍。同时,包括在线平台在内的中国电视节目支出在2017年达到730亿元人民币(约109亿美元),而美国则继续领跑全球市场,达583亿美元——按照购买力算,美国电视节目市场规模达中国的两倍。

藏在以上数据中的最大秘密是什么呢?大屏君必须特别郑重地指出,那就是“家庭第二台电视、第三台电视”的普及率——美国家庭一般会拥有多台电视,会为客厅和卧室分别配备电视,会区分成人和儿童不同的内容需要。而很长时间以来,国内彩电企业也将“第二台电视”视为彩电产业“增量的机遇”。

而现在彩电业的“发展乏力”,本质就是第二台彩电战略的落空。因为,手机、VR、智能投影成为了“第二台电视”的选择。这方面保守的估计,至少压缩每年500-1000万台本属于彩电的传统应用需求。

或者说,是视频终端选择的多元化、互联网一代更为精致的体验需求,多元化的视频应用业务和平台,成为了彩电产业在普及之后,进一步增长的“巨大阻碍”。

如何赢得未来,彩电企业要“多元”化

诚然,大屏君不认为彩电产品会消失,或者被多数消费者放弃。但是,彩电产业的成长乏力也是真实的市场困境:如果彩电均价在不断下降(事实恰是如此),彩电企业的营收数据自然要越来越难看。那么彩电企业怎么办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0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