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的偏僻山村里,赫然出现无人零售菜市场
我的老家在贵州省从江县。
我并不生于斯长于斯,但我父亲是,这里还有我的爷爷奶奶,有伯父伯母,还有堂姐堂哥,于是可以说,这里是我的半个故乡。
从江县位于贵州东南部与广西交界处,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拥有十二个镇,四个乡和三个民族乡。
2014年,位于从江县洛香镇的从江高铁站建成并投入使用;2017年,厦蓉高速公路广西段修成通车;这两件喜事让我与父亲还乡之途更加便捷。我父亲喜欢自驾还乡,过去需要走沿着都柳江修建的一级公路,路途长且盘山弯路多,而今从广西可以高速直达“从江东收费站”,不仅让还乡的距离缩短了,父亲开车体验也舒服许多。
从江县丙妹镇惠民桥
“无人售卖”在乡村
从江是个山城,都柳江穿过其中,交通的落后让它与外界沟通变得困难,发展也变得缓慢。从前只有田地与菜地,如今有了草莓园;从前是木房,如今盖起了漂亮的住宅楼;从前靠双脚出行,有摩托车都很威风,如今汽车满街跑,县城里还有公交车和出租车。
在县城,人们的生活有了更多的可能,店铺应有尽有;在乡村,村民们通过互联网了解时代,打开了新生活的大门。
随处可见的车辆
丙妹镇老城集市
一天,我正在从江县高增乡里闲逛,忽然发现了一家小店,这家店位于离倾斜的水泥路不远的地方,店牌上写着“高增村无人售菜市场”九个大字,一下把我吸引住了。
高增村无人售菜市场
走进“市场”,里面有一货架,一把称,还有满地的菜篮子;除此之外,就只有“内有监控,自觉放钱”的简陋标识和藏在角落里的监控。
看来是村里的农民把自家种的菜拿到这来售卖了,有的在小纸板上写上单价“2元/把”、“5元一瓶”,用绳子绑在菜篮上,再在菜篮上系一个塑料袋,用来装钱,仅此而已。
高增村无人售菜市场
我们在店里逗留的时候,恰巧遇到一个来收钱的老奶奶,老奶奶告诉我们,这个“市场”面对的就只是村里的人,这里的菜都是自己种的呀,没写价格的都是一块钱啦。
看着这简陋而不简单的市场,看着老奶奶开心的笑容,嘴里的牙齿都只剩几颗了,我即时的内心的感受就是——真好!
村民自种的有机蔬菜
抱着极大的兴趣,我通过亲戚联系到了从江云上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吴向东先生,这个“无人售菜市场”就是他们公司开的。
通过采访吴先生我了解到,“无人售卖”在高增村里已经出现了十几年,只是那时,村民们都把菜篮子摆在路边,哪家有多余的作物就拿到街上来,哪家有需要就来街上买。但是,这也导致了村庄街道环境不整洁的情况。
后来,从江鲜之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由村两委带头,合作社自掏腰包租下门面,给村民提供一个平台来做买卖,这样既整治了村庄脏乱差等环境卫生问题,又给村民提供了便利,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啊!
另外,我还发现货架上有“可微信支付”的标签和二维码,吴先生告诉我,运用“微信支付”是年轻人们提议的。几年前,老百姓都没有微信,这家“市场”开张时也只有传统的支付方式,但是纸币支付还是给村民们带来了找不开零钱的烦恼。即使现在使用微信支付的老百姓也仅约百分之四十,我也为村民看到移动支付的便利而感到兴奋。
公司生产的瓶装辣椒
我特别询问了吴先生“无人售菜”这一名字的由来,想知道它与城市中的“无人便利店”、“无人书店”有无联系。但他却告诉我,起这个名字还是因为老百姓互相信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4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