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周星驰不再管用,影视行业需要流浪和冒险
文|略大参考(ID:hyzibenlun),作者|Oak、庆凡
1
在贺岁档这个大考结果出来之前,大多数人都认为《新喜剧之王》会成功的,毕竟珠玉在前。
只需梳理周星驰最近的三部电影就不难得出这个结论:六年前的《西游降魔篇》,即便周星驰只导不演,也成为历史上首部单日票房过亿的华语影片,最终获得12.46亿的成绩,据报道,成本为1.13亿元;之后又有《西游伏妖篇》,票房16.56亿,成本是4亿元;2016年春节档,周星驰迎来了自己的巅峰,《美人鱼》以33.93亿的成绩再次创下纪录——历史上首部单片票房30亿+的华语电影。
而新片之所以叫《新喜剧之王》,是因为20年前周星驰拍了一部《喜剧之王》,他和张柏芝之间的台词“我养你”,已经成为中国爱情文化里的一个文化符号。
2018年年底,《新喜剧之王》宣发时,周星驰并没忘记兜售情怀,比如请出张柏芝再现《喜剧之王》“我养你啊!”的场景。此外,他还专门为电影录制了一个简短的预告片,里面有一句“临时演员也是演员来的”,正是当年《喜剧之王》中他的一句台词。
周星驰张柏芝再现《喜剧之王》
从12.45亿、16.56亿、再到33.92亿,外界预估《新喜剧之王》的票房能够达到50亿。
根据艺恩智能报表发行版数据显示,到上映之前的2月2日,《新喜剧之王》在春节假期的预售票房达到8639.7万元,各方面数据紧紧跟着《疯狂的外星人》和《飞驰人生》,位列第三。
制作方也准备在资本市场上收割——《新喜剧之王》的制作方新文化2019年1月3日公告表示,旗下全资子公司新文化影业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且不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参与投资电影《新喜剧之王》,公告强调,该电影系由周星驰创作及拥有的原创故事剧本改编的长篇故事电影。
但在这场短跑刚刚开始的大年初一,《新喜剧之王》就掉了队,只剩下《飞驰人生》和《疯狂的外星人》两强相争。最终的结果现在已经明了,获得胜利的却是一匹艰难出生的黑马《流浪地球》。
包括阿里影业旗下灯塔专业版、猫眼专业版在内的数据商提供的信息显示,截至2月10日(大年初六),中国电影春节档总票房超过58亿元,《流浪地球》的票房超过20亿,而《新喜剧之王》最终在春节档仅获得了超5亿元的票房,没能挤进前三名。
2月11日,是春节长假之后A股第一个交易日,上海新文化跌停,而《流浪地球》投资方北京文化涨停,中国电影大涨6%。
中国电影是最早进入《流浪地球》项目的公司,2017年,中影投资了4500万元。
北京文化也是投资方之一,该公司2017年1月24日的公告表示,北京文化对电影《流浪地球》项目的总投资为1.075亿元,其中公司投资的影片制片成本7250万元,公司垫付的宣传和发行成本不低于2500万元、不超过3500万元。
几家公司的收益并不难计算,截止2月12日,《流浪地球》票房为23.4亿。按照行业的分账模式,扣除3.3%的营业税和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下的91.7%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由电影院、发行方和制片方分成,在这91.7%中,电影院及院线提留55%,而发行方拿12%,剩下的33%是制片方的收入。
中国电影2月11日公告称,截至2月10日,公司投资电影《流浪地球》所产生的收益约为9500~10500万元。11日当天北京文化也公告称,截至2月10日公司从该影片获得收益7300~8300万元。
无论如何,流浪地球的制作方在资本市场和投资回报上都获得了实际的收益。
2
上海新文化并没有错,只不过用了影视行业的传统手段,绑定流量明星,从而避免创新和冒险。
上海新文化和周星驰的渊源开始于2016年前后,当年三四月份《美人鱼》票房大卖,新文化公司作为出品方之一,赚尽了风头。
当时《美人鱼》背后的投资方有很多,包括中影、星辉海外有限公司、和(上海)影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新文化只是该电影的一个参投方,在当年上海新文化的财报中,《美人鱼》在年报存货中排名第五名,由此也不难推断出当时上海新文化投资额度不高。
但这部电影让上海新文化尝到了甜头,干脆彻底绑定周星驰——2016年年底,上海新文化及其关联方斥资13.26亿,收购周星驰个人100%控股的公司PREMIUM DATA ASSOCIATES LIMITED(以下简称PDAL)51%的股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