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燃点》不燃:时代变了,“创业者”只是一种职业

01-19 IT文章

创业寒冬,一部关于创业的纪录片《燃点》也没能“燃”起来。

这部被称作“移动互联网创业史”的电影于1月13日在院线上映,但在竞争激烈的贺岁档期中,它没有受到院线青睐,排片量稀少。上映一周后,票房仅达到400多万元人民币。目前已有影院将该片下线,相信很快将被下一波上新的影片替换。                                                                                                                                                                                                     “”“”““我们是裸发,只有互联网圈子的人在为我们呼喊,这个结果是很正常的。”《燃点》导演关琇对全天候科技感叹,她认为所幸就在互联网创业领域去引发关注和共鸣。

然而,《燃点》片方没有想到的是,最近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一系列危机,让大众对影片传递的价值观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2018年底,戴威的ofo深陷资金链危机,上千万用户数十亿元押金难退。大量用户涌向北京海淀区的互联网大厦,在ofo总部排队退押金,这一度成为社会新闻焦点。同时,罗永浩的锤子科技也深陷资金链危机,供应商上门讨债、大幅裁员等负面消息不断,包括CTO在内的创始团队系数离开。老罗一如既往在微博上回怼每一篇相关报道,但他的话已经很难令外界信服。

同样在2018年,许单单的拉钩网,被爆“盈利前景不明朗、员工离职,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拉勾网前景堪忧。”

即使是影片中涉及到的上市公司,2018年也并非一帆风顺。孙海涛的51信用卡,去年7月于香港上市,截至1月18日收盘,股价报4.6港元,较上市后的高点堪称“腰斩”。傅盛的猎豹移动在2018年底被曝涉嫌广告欺诈,引发股价一度暴跌超30%。

“这是一部拍谁谁死的电影。”在1月16日快如新品发布会上,久未露面的罗永浩公开调侃了一下《燃点》这部电影。

《燃点》不燃:时代变了,“创业者”只是一种职业

罗永浩在《燃点》海报,主题包括”不被嘲笑的梦想“等。

与两年前不同的是,罗永浩身边的锤粉们不再对他一味包容,甚至逐渐离他而去。

在豆瓣和知乎上,“一锅毒鸡汤”、“鸡血”成为《燃点》留给观众的印象。一位豆瓣网友直接提到,“一想到我在ofo退押金系统中排在10万位开外,我就很难再抱着一个平常心看下去。”

出品方希望把电影包装成一部创业“鸡汤”,认为即使罗永浩、戴威现阶段已经四面楚歌,席读创始人安传东试图走向上层社会的想法多次折戟,但他们依然代表着创业的热血和燃点,值得被铭记。

经纬创投是这部电影的最早发起方,在联合制片人中,有诸多经纬的工作人员。经纬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一直在为这部电影站台,“电影给那些还在想象创业的人一记耳光,但那些抽不醒的他们,才是真正的勇者。”

过去几年,跟风式创业和资本的疯狂令创业、投资在中国陷入无序状态,资源被过度浪费,大批不合格的企业和投资者在被淘汰。最终,真正的出钱人LP、企业的普通员工甚至这个社会成为“买单侠”。

经历了2018这个资本寒冬的洗礼后,太多人已经咽不下《燃点》这碗鸡汤。电影团队看到的创业是一群人为梦想的坚持和狂欢,而大众看到的是疯狂过后,无法收场的尴尬。这个错位让这部电影处境尴尬。

初心、争议、矛盾

2018年3月,《燃点》拍到一半时,预告片曾在美国西南偏南电影节发布,集中做过一轮宣传。

经纬创投官方微信号也发布过一篇文章,把影片称为“一部移动互联网的历史。”文章称, “他们纵身跃出舒适区,打破旧有常规,推动社会前进,并先于所有人迎接未来。这些创业者改造着一个个产业,也改变着中国。他们站在一起,就是当下中国创业史的最好记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27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