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雷潮后,网贷P2P从业者去了哪?
在年底裁员人心惶惶之迹,有一群人,他们更加苦逼。他们是曾经的P2P网贷平台从业者。
一位金融从业者还向消金界打听,“他们转型去了哪儿?不会都进去了吧。”
历史的目光聚焦在2017年6月。
6月之前,P2P网贷是高大上的金融创新;6月之后,是人人喊打的“非法集资”聚集地;6月之前,是践行普惠金融的先锋;6月之后,被贴上了“设资金池”、“发假标”的标签。
从风光无限到哀鸿遍野,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随着金融去杠杆以及监管政策的收紧,整个P2P行业也成了风险集中爆发的地方。
根据网贷之家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11月底,网贷行业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达到5245家,问题平台历史累计涉及的投资人数约为200.9万人(不考虑去重情况),涉及贷款余额约为1612.5亿元。
在这5245家的平台背后,是成百上千的从业人员。
毕业才一年的小李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去了P2P。
他自嘲从三流大学毕业,一开始很难进入大平台,而P2P福利高、待遇高,门槛也低,本来想放开拳脚大干一场,没想到赶上了金融监管和经济寒冬,现在再找工作都困难。
“其实我们跟投资者一样,是受益者,也是受害者。”
有着近十年从业经验的小刘说:“人嘛,肯定是哪里赚钱就去哪里,要擅于拥抱风口。像我,炒外汇黄金赚钱的时候去交易所,牛市的时候给别人做股票配资,P2P刚火的时候,我就跳槽过去了,收入轻轻松松翻个两三倍,一年赚个百十来万不成问题。”
也有更多像叶子一样的人,创业初心是好的:“谁不想争取更好的生活,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呢?”
一开始,他们只是想经营好一个企业,拥有一份体面的收入,然而事实证明,没有多少人能经受泡沫产业的诱惑。
近期多位P2P网贷从业者,向消金界讲述了他们的经历。
01(((0)))
1.你之前就职的平台、工作职位与内容是什么?
**财;新媒体运营,主要负责平台的拉新促活。
2. 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家公司,为什么进入P2P网贷行业?
当时找工作,刚毕业没多久的我,并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刷简历的时候,发现很多P2P公司在招聘,职位待遇相对高很多。后来,我收到了该公司的面试邀请。
当时我百度了一下,发现平台成立于2014年,看起来是国资系的,CEO是清华&斯坦福毕业的,还有华尔街工作经验,有自己的品牌专栏,公众号维护得也都不错。误打误撞之下,我就选择了这家平台。
3. 当时团队的运营状况怎样?你是否认为自己享受到了P2P网贷的红利?
我是16年8月入职的。我去的时候平台就可以盈利了,后面就一直在盈利。
在我看来,一直到17年下半年,团队的运营状况都不错(除了市场部管理比较混乱)。当然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市场整体环境的功劳,当时在大众创业的背景下,整个P2P网贷行业欣欣向荣。
此外,我们的运营副总和数据分析副总方法策略不错,小金库、月月加息等活动效果都很好。大家都很敬业,从项目设计到执行落地,彼此配合得不错。
2017年上半年,我们的KPI大约是净利润3000万元,都完成了。大家都觉得未来可以做得更好。
回头想想,其实也不一定是心齐,只不过是当时大家利益方向比较一致。
2016年,我们和魅族开始了合作,魅族钱包为**财进行导流。据说合作上魅族没赚多少钱,后面爆雷了可是坑惨了魅族。
当时公司的风控和资产方关系很密切,后来证实他们是内部勾结。17、18年公司要上银行存管、走合规流程,但是由于存量大标消耗不完(我们之前都是房抵车抵),所以一直没有上线。18年CEO驱逐了资产方和风控,彼此闹得挺不愉快。
但是CEO也没有对外宣称那么无辜,不可能经营3年公司才知道这事。在这个行业,没有人屁股是干净的……
4.你在P2P网贷平台投钱了吗?资金目前兑付了吗?
我自己赚的少,花的也不少,偶尔撸撸新手标,所以也不存在无法兑付的情况。
5. 爆雷潮来的时候,你最担心的是什么?
雷潮来了我还是比较担心那些用户吧……
在公司的这两年,我为自己树立了IP,做视频节目、树立品牌形象,也引导了不少用户来投资,所以我还是比较担心那些用户……毕竟大家为了生活而奔波都不容易。
出于道义,也许我该提醒他们;但是出于职业素养,我不能在离职后发布对原公司不利的消息。
当时我在想:万一公司挺过来了呢?不过,显然还是没挺过来……
6. 你现在从事什么行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23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