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澄清市场传闻 股价逆势上扬难掩机构分歧
科大讯飞“2020年度业绩不达预期”的传闻直接导致其2月3日以跌停报收44.41元,从盘后的交易信息来看,两家机构席位分别卖出了8752.28万元和5532.86万元。
科大讯飞最近有点烦恼,机构投资者对其业绩增长产生了分歧。更有传闻称,科大讯飞“2020年度业绩不达预期”。
这传闻直接导致科大讯飞2月3日以跌停报收44.41元,从盘后的交易信息来看,两家机构席位分别卖出了8752.28万元和5532.86万元。
不过,当日也有一家机构席位买入了4591.87万元,这显然是机构投资者存在分歧的突出表现。
2月3日晚间,科大讯飞发布关于有关传闻的说明公告,“科大讯飞已于2020年10月27日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中披露了2020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0年度累计净利润为106492.86万元-139259.90万元,同比增长30%-70%。公司2020年第四季度经营持续向好,根据最新的财务审计工作进展,业绩预计范围进一步明确至:2020年度累计净利润为122876.39万元-139259.90万元,同比增长50%-70%。”
与此同时,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江涛在2月3日晚间8点专门针对上述传闻召开了投资者的股价波动说明会。
科大讯飞最近有点烦恼,机构投资者对其业绩增长产生了分歧。甘俊 摄
澄清传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拿到了这次会议的全程记录,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说明会不到十分钟就结束了。
关于公司的经营是否达到预期的问题,江涛在说明会上表示,“科大讯飞2020年10月27号在三季报中间披露了全年的业绩预告,当时的预测是全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30%-70%。随着四季度我们各项的经营工作持续向好,年报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推进。根据最新进展,我们进一步收窄了预期范围,进一步明确2020年累计的净利润在同比增长为50%-70%,也就是说超过50%,这是公司经营基本面的情况,应该是说回应了有股吧传闻中的一些大家对经营基本面的担心。”
另一个传闻是“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未获股东大会通过”,这一点在科大讯飞2月3日晚的公告中已经被证实是假消息,其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显示,其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均获得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我们已经发布了相关公告,定增事项各项进展符合预期。”江涛表示,刘庆峰董事长出于进一步提升公司股权架构稳定性的目的,在公司涨上千亿市值的一个新平台以后,启动定增项目,“也体现了他作为实际控制人与公司休戚与共、共同发展的决心,体现出对公司未来股价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信心。”
最令投资者关心的传闻是“某私募出现情况导致它所重仓的股票下跌”,江涛在2月3日晚的说明会上坦言,根据深交所的相关管理规定,“我们没法及时查询当天股东最新异动情况,所以这个大家在有一些投资人在平台上问我们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现在确实无法证实,要进一步的看。这就是我们投资者沟通会想跟大家说明的情况。”
传言中的“某私募”指的是高毅资本,但是高毅资本在此后很快发布澄清公告,“第一,冯柳所管理的产品根据基金合同,不存在‘强赎’条款,网传所谓‘强赎’事项系谣传。目前冯柳产品已处于封闭申购状态,且绝大部分客户为三年以上长锁定期,最近月度开放赎回金额占比小于1%。第二,近期有一些媒体报道的冯柳所管理基金的持股是基于2020年第三季度的上市公司公告,间隔一个季度不具备可参考性。目前基金运作良好,持仓状况受限于私募基金的监管要求不予披露。第三,公司保留对造谣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机构分歧
资料显示,科大讯飞长期从事语音及语言、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推理及自主学习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究,其主营业务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教学。
结合科大讯飞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其2018年至2020年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8.96%、52.61%和50%-70%。但是,这些净利润是包含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如2019年净利润为8.19亿元,“扣非”净利润仅有4.89亿元,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达到4.12亿元,这也是市场屡屡质疑科大讯飞之处。
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机构给予科大讯飞的投资评级有33个,其中买入25个,增持7个,中性1个。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100402.html
- 上一篇:中国烟草入场 电子烟重整归来
- 下一篇:5G手机销量持续上升 芯片厂商开启新争霸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