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大衣哥”成名启示录:赚钱很容易,做好事太难!

06-06 娱乐要闻

“大衣哥”成名启示录:赚钱很容易,做好事太难!

文 | 王真好

编者按:


朱之文成名前后的故事,可能对这个社会上的所有人,具有特别的借鉴意义。


让他想不到的是,自己的业余爱好能让他一曲成名赚钱如流水。更让他想不到的是,有了钱去做好事,却被黑得越来越惨,活得越来越累……


“以前没出名的时候,想唱歌就去哪里唱。现在出名了,比以前累多了,累得快不能活了。”

站在舞台上,“大衣哥”朱之文说这话时,仍旧穿着他标志性的大衣,打扮土气,头发凌乱,面容憔悴,一副典型山东农民的形象。

从2011年凭借选秀节目一夜成名,到之后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他从一个农民摇身一变成为了万众瞩目的明星。

名利席卷而来,朱之文却并未得到他想要的人生。从前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被打破,挤到他面前的几乎全是想要从他身上获取利益的人。

名气、流量、金钱,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朱之文大气地一一满足所有人猎奇的目光。同时,他给村里修了路,翻新了幼儿园,给灌溉田通上电,“能帮的都要帮一把”。

“大衣哥”成名启示录:赚钱很容易,做好事太难!

讽刺的是,好事做尽,却没有一个村民说他好。愤怒的村民连夜将村里给他建的功德碑打碎,将他给村里买的健身设备弄坏。

原因是:“这算啥,他有花不完的钱。”

村民讽刺他,却又离不开他。他的发小希望在他家门口盖茶楼,“只要大衣哥来喝茶,我茶馆就能火”。无数村民更是从天亮开始蹲守在他家门口,只求拍到大衣哥发到短视频平台赚钱。

甚至有人在夜晚翻进他家门扬言要直播大衣哥睡觉赚钱。

朱之文不堪其扰,将从前破败的大门重新修缮,加上了防止翻越的钢钉,写上警告:“私人住宅严禁闯入,攀爬危险,后果自负”。

村里人不干了,每天咣咣砸门要他出来。朱之文无奈,打开门询问:“你们来干嘛啊?”

一声诘问,很快淹没在汹涌的人潮中。


“大衣哥”成名启示录:赚钱很容易,做好事太难!

“大衣哥”成名启示录:赚钱很容易,做好事太难!

成为“大衣哥”走红网络之前,朱之文和同村的人一样:天不亮起床下地干活,天黑回家吃饭。朴实、平淡、贫穷。

地里庄稼忙活完了,他会跟着同村在外打工的兄弟出门做建筑工人,挣点零花钱养家糊口。一直到自己40多岁,他仍旧住在破烂的房子里,牙疼没钱治,妻子卖掉头发换来一百块钱。

与周围人不同的是,朱之文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爱好——唱歌。

从6、7岁开始,他被电影《歌唱王二小放牛郎》的情节打动,电影里歌声飘荡,他希望自己也能用歌声打动人。

贫寒的家庭支持不了朱之文的音乐梦想。小学二年级,因为家中父亲病逝,他辍学回到家里,帮助母亲照顾一家老小。

犁地、扛包、灌溉、收获,不到10岁的朱之文,不得不干着和大人一样的重活。一天下来,常常累得躺床上说不出话。

贫穷而艰难的漫长岁月里,朱之文常常用唱歌缓解压力,在田野里,树林里,甚至跑到羊棚、牛棚里唱。

“大衣哥”成名启示录:赚钱很容易,做好事太难!

长到30岁,他为自己盖了一间土房子,布置上镜子、钢琴,买来二手音乐教材,仔细研究唱歌的技巧。

朱之文爱唱歌在十里八乡出名,但家长里短的闲聊里,他却只是众人眼中那个“不干正事的神经病”。甚至偶尔得闲的时候,会有人戏耍傻子一样喊他:“朱之文,唱一嗓子。”

朱之文生气,学着电影里主角咬破手指头写血书,发誓:“再困再累再冻,也会克服困难坚持练唱。”


他学苏秦“头悬梁,锥刺股”,彻夜研究音乐教材。终于,在自己42岁那年,他的生活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大衣哥”成名启示录:赚钱很容易,做好事太难!

那年春节后,交完子女的学费、生活费,家中只剩下300块钱,朱之文像往常一样与同村的伙伴外出打工,在济南的工地上,同乡吃完饭后再次起哄让他“唱一嗓子”。

朱之文没有推脱,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之后,外地的工友惊呆了,问他:“你学过没?”

朱之文说:“没有”

工友急了:“你没学过唱的这么好,为什么不去比赛呢?在济宁,有省里的比赛。”

朱之文不敢想,他没念过几年书,不知道自己什么水平,去参加省里的比赛,搭上100块钱的路费不说,还会耽误一天的工钱。他想想不值得。

夜里辗转睡不着,他又想起工友的话。回顾自己从前近40年练习唱歌的艰苦岁月,他吃了很多苦,接受了很多白眼和嘲讽。

他决定赌一把,就算输了也没有遗憾了,“要给这么多年的苦练一个交代”。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63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