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女书家,其中一位居然是“仙人”?
唐朝是我国书法史上继晋朝后的又一个高峰期,书家层出不穷,崇尚书法的风气浓厚,因此,除了女皇武则天和玉真公主有书法流传到现在以外,还有不少女性也善书,只不过流传下来的可靠的作品极少,这也是女性地位较低所决定的。不过,即使如此,我们依然能从有关文献记载中管窥唐朝女性的书法成就。以下是部分女书家的资料以及后人对她们的评价——
一是薛涛。薛涛(约760—835)是唐代长安人,幼年随父入蜀,后为乐妓。《全唐诗》卷八0三收其诗。《唐才子传》卷六有她的小传——
涛,字洪度,成都乐妓也。性辨惠,娴翰墨。居浣花里,种菖蒲满门……其所作诗,稍窥良匠,词意不苟,情尽笔墨,翰苑崇高,辄能攀附,殊不意裙裾之下,出此异物,岂得以匪其人而弃其学哉。大和中,卒。有《锦江集》五卷,今传,中多名公赠答云。
薛涛著称于后世的主要因为她与当时名诗人元稹之间的恋爱关系,以及她制作的“薛涛笺”。薛涛年长于元稹,元稹入蜀后就寻找她,可见这位女性的才华已经名动京华。辛文房说“殊不意裙裾之下,出此异物,岂得以匪其人而弃其学哉”,一方面可见古代男性对有才女性的偏见是根深蒂固的,另一方面,辛文房在薛涛小传中开门见山地说她“娴翰墨”,说明薛涛不仅有诗才,而且对书法很在行。实际上,早于《唐才子传》成书的《宣和书谱》就已经评价薛涛的书法说——
妇人薛涛,成都倡妇也。以诗名当时,虽失身卑下,而有林下风致,故词翰一出,则人争传以为玩。作字无女子气,笔力峻激。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学,亦卫夫人之流也。每喜写己所作诗,语亦工,思致俊逸,法书警句,因而得名,非若公孙大娘舞剑器、黄四娘家法,托于杜甫而后有传也。
这段话传递了几层意思:薛涛虽然身为妓流,但有“林下风致”,即人品高尚;她的书法是学王羲之的,没有女子气,笔力很雄强;她平时以书写自己的诗作为主;她的出名,不像公孙大娘、黄四娘,是依靠杜甫的诗歌而传于后世的,也就是说,薛涛是以自己的才华而名垂青史的。如今,薛涛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已经不得其详;她的书作也没有留存下来。这与她的地位有关,毕竟,在男权社会里,一名沦落风尘的女子,她的诗作是因当时与她往还的一些名诗人而流传下来的,而书法作品的流传,则要难得多。
一是鱼玄机。舒宝璋校注的《唐才子传》卷八“鱼玄机”条下注“鱼玄机(约844—约871)”,对她的生卒年存有疑问,不过,从《唐才子传》的鱼玄机小传来看,她是晚唐人是无疑的:
玄机,长安人,女道士也。性聪慧,好读书,尤工韵调,情致繁缛。咸通中及笄,为李亿补阙侍宠 。夫人妒,不能容,亿遣隶咸宜观披戴。有怨李诗云:“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复与温庭筠交游,有相寄篇什。……观其志意激切,使为一男子,必有用之才,作者颇赏怜之。
虽然没有明说鱼玄机以翰墨称世,但辛文房对她的诗歌评价是很高的,并对鱼玄机是女儿身表示惋惜。再者,鱼玄机小传中,辛文房引她的诗歌说:“云峰满目放春情,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银钩”指什么?就是刚劲秀丽的书法笔画。联系这首诗的上下文,“历历银钩指下生”一句,显然是说自己的书法很好,只恨自己穿的罗绮之衣,是女性,没办法参加科举考试,只能空羡进士及第的人。显然,鱼玄机对自己的诗才是自负的,对自己的书法也是自负的。
前人和今人多数以为鱼玄机是女道士出身,其实是不确的,从辛文房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鱼玄机年才及笄就成为李亿的宠妾,是因李妻嫉妒不能容,才被李送到道观做女道士的。舒宝璋先生考订鱼玄机生卒年虽然还不是很确定,但大致可以看出她很年轻时就去世了。古代才女的命运往往如此,令人痛惜。至于唐人小说中的鱼玄机悍妒残忍,那是小说家言,夹杂了男权社会男性作家对女性的深刻偏见,是不足为信的。北宋孙光宪的《北梦琐言》记载唐武宗迄五代十国的史事,包含诸多文人、士大夫言行与政治史实,对鱼玄机的记载是比较可靠的,此书就不涉所谓的悍妒残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13894.html
- 上一篇:“百年宋文治”特展荟萃百幅精品
- 下一篇:落后小渔村跃变 江苏沿海“第一镇”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